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对于胸痛患者至关重要,关乎生死。建平县医院胸痛中心,以院前急救、院内联动及多学科合作(急诊科、心血管内科、检验科、放射科、介入手术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普胸外科、呼吸免疫科、内分泌消化科等),为胸痛患者打通救心高速路,提供快速、高效、规范的诊疗救治,最大限度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为濒危的生命架起一座“高速”桥。
我院胸痛中心成立于2018年,同年心血管内科开展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介入手术。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及患者需求量的增多,心血管内科于2019年分设为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几年来,全体“心内人”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他们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一次又一次创造“心”的奇迹。特别是随着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室上速射频消融术的不断开展,“心内人”用高超的医术、优质的服务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急在时间前,救在生死间——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近日,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再次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患者从入院到介入手术打通血管,仅仅50分钟,名誉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张丽娟带领团队用分秒必争的速度,成功将心肌梗死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创造了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心”的速度。
据了解,70岁的李大爷在家中无诱因持续胸痛6小时,在疼痛难忍、口唇发绀、大汗淋漓的情况下,家人立即将其送往我院急诊科。
20:40,急诊科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接诊,根据患者症状初步判断为胸痛患者,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进行心电图相关检查,并迅速将检查结果传至我院胸痛中心信息平台。
20:42,在胸痛中心信息平台,张院长经过综合研判,明确诊断患者为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情况十分危急,需立即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脏介入手术。
20:43,张院长立即部署,通知介入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完成术前评估,制定手术方案。
20:50,通过胸痛患者绿色通道为李大爷完善相关检查,与家属交代病情及手术方案……各种准备工作同步进行,充分体现了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医护人员的“加速度”。
21:00,李大爷进入介入手术室,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副主任许鹏程与介入团队在局麻下予李大爷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造影显示左前降支血管开口50%狭窄、近段60%狭窄、中段100%闭塞,第二对角支开口70%狭窄,左旋回支口部40%狭窄、近段60%狭窄,右冠状动脉血管近段、中段、远段50%狭窄,病变非常严重,手术风险极高。在心脏介入手术中,许主任与团队沉着冷静、从容应对,以精湛的介入技术将导丝顺利通过闭塞部位,进行球囊扩张。
21:30,于病变部位精准置入支架1枚,为患者打开了一条崭新的生命之路,造影显示支架扩张满意,濒临坏死的心肌得到了挽救,患者胸部疼痛症状立刻改善。整个手术过程医护人员与李大爷不断地沟通交流,缓解了李大爷恐惧紧张的心理。
21:45,经过短暂的观察,李大爷返回病房。李大爷激动地说:“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做心脏支架手术,以后再也不用东奔西走了,手术及时、效果好,还给我省好几万元钱呢!”李大爷及家人对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团队快速、高效、精准的医疗技术竖起了大拇指。
张院长介绍,对于高危胸痛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最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黄金治疗时间为90分钟,超过这一时间患者的生命将会受到威胁,及早的接受治疗才能有效的避免病情加重。
急病人所急,解病人所忧——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某周日8:00,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吴桦与医护人员像往常一样进行查房、交班,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晨会的病例讨论,“现有一名胸痛患者,病情危重,正通过绿色通道前往住院部,请做好接诊急救准备。”电话挂断后,医护团队迅速反应,一场与死神角逐的竞技就此展开。
当患者抵达病房时,再次出现胸痛,并伴有大汗淋漓、手脚冰冷、意识模糊等症状,立即胸外按压、心电监护、吸氧、急救用药……一切急救措施快速进行着。“心电监护显示患者心率30次/分,血压无法测出……”“立即心肺复苏……全速补液、阿托品1mg静推、去甲肾上腺素8ml/H泵入……”“启动胸痛患者绿色通道,通知介入手术室随时做好手术准备,并做好气管插管准备”。经过医护人员的紧急抢救,患者生命体征渐趋平稳。
医生团队紧急会诊,吴主任当机立断指出,该患者心电图显示急性下壁、右室壁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立即行冠状动脉造影、临时起搏器置入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开通罪犯血管。由于患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存在心源性休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意识模糊等情况,术中极有可能发生猝死的风险,因此,手术危险性极大,对团队的精准配合要求极高,并且还要防止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在快速做好准备后,手术按计划进行。同时精准穿刺右股动脉、股静脉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近中段钙化、中远段80%-90%狭窄,左回旋支远段100%闭塞,右冠状动脉近段100%闭塞。判断右冠状动脉为罪犯血管,心电监护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0次/分左右,吴主任立即给予患者置入临时起搏器,起搏心律为60次/分,为进一步手术安全提供了基本条件。手术稳步进行,吴主任凭着精湛的技术,5分钟之内于右冠状动脉近段病变处精准置入支架1枚,随着支架快速扩张,堵塞的血管瞬间通畅,恢复3级血流,大家紧张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但是,突然,大家最担心的还是发生了,患者出现了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室颤。面对特殊情况,吴主任临危不乱,她指挥团队立即给予利多卡因75mg静推、非同步直流200 焦耳电除颤1次,患者恢复窦性心率。紧张的手术继续进行,当耐高压球囊进行支架内整形时,患者再度出现室颤,“非同步直流200 焦耳电除颤1次,快速补液……”“患者转为窦性心律、血压回升、起搏心律60次/分。”“复查造影提示支架扩张满意,无血栓形成及内膜撕裂,血流TIMI3级。”“患者血压98/67mmHg,心率75次/分,血氧98%,手术成功”。当一切生命指标恢复正常,医护人员终于露出了轻松、欣慰的笑容。
像这样惊心动魄、命悬一线的场景在心内科每天都在上演。“心内人”自2018年开展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介入技术以来,到目前已成功完成手术1万余例,她们为诸多胸痛患者赢得了黄金抢救时间,为无数个家庭送去了欢乐与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