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救援 ——县医院多学科联合抢救误吞花生患儿
来源:建平县医院 作者:管理员 日期:2021-05-25
半粒花生米,险要幼儿命。危急时刻,县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赛……
生死救援
——县医院多学科联合抢救误吞花生患儿
“万幸啊,半粒花生米险些要了我儿子的命,真的感谢县医院医护人员,多个部门的一齐付出、积极抢救,捡回了孩子的一条命,我们是不幸中的万幸!”男童出院之际,回想起当日的生死时刻,孩子的父亲仍然是心有余悸。
近日,青峰山乡一16个月男童因口含花生米,导致异物堵塞气管窒息。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当看到患儿四肢瘫软、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王殿生主任边询问病史,边启动急救绿色通道,他坚持首诊负责制,全程陪同患儿做各种检查,急诊科、放射科积极配合,迅速到位,第一时间急查气道CT显示:患儿气道入口处高密度影,为气管异物中为凶险位置,随时有窒息危及生命的危险。生死关头,王主任立即联系手术室、麻醉科,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并同时向患儿家属告知病情、交代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
11:40,当儿科护士将套管针精准的刺入患儿血管时,这场生命接力赛进入高潮,王殿生主任以直接喉镜挑起幼儿会厌部,因异物较大,异物钳开口有限,声门开口太小,手术难度随之增加了。患儿血氧饱和度一点点在下降,口唇青紫在加重,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麻醉机“滴滴滴”有节奏的响动,大家的心紧张得纠成了一团。此时,王主任临危不乱,再次果断将异物稍下推后插入硬性气管镜,迅速钳取异物,随着异物钳小心翼翼、缓慢退出,残余半粒花生米被完整带出,手术室内响起一片雀跃的欢呼,我们赢了!
11:52,手术结束,望着这致命的半颗花生米,患儿妈妈哭的泣不成声,给全体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了一躬!
科普知识
据耳鼻喉科医生介绍,花生瓜子类坚果是最容易造成儿童卡喉咙的,因为这种食物家中很常见,另一方面,小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咀嚼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很难将其嚼碎,加之吞咽功能尚不健全,极易发生气管异物堵塞。
还有一些无机物异物,主要是塑料制品,塑料玩具、笔帽等,易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儿童身上。从年龄讲,年纪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异物堵住气管。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吃东西时不要说笑、打闹、跑跳、哭闹。此外,果冻、泡泡糖等软软的东西也存在一定危险,尤其是果冻,一旦发生误吸,致死率接近100%。
那么,儿童被食物卡喉怎么处理?当孩子发生异物呛入气管时,家长千万别惊慌,首先应清除鼻腔内和口腔内的呕吐物或食物残渣,但不要喝水或试图用手把气管内的异物挖出来,结果导致异物进入呼吸道,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建议试用下列手法促使异物排出:
1、推压腹部法:将患儿仰卧于桌子上,抢救者用手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适当加压,另一只手柔和地放在胸壁上,向上和向胸腔内适当加压,以增加腹腔和胸腔内压力,反复多次,可使异物咳出。
2、拍打背法:立位,抢救者站在儿童侧后方,一手臂置于儿童胸部,围扶儿童,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的拍击,以利异物排出。
3、倒立拍背法:适用于婴幼儿,倒提其两腿,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