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助力 精准施术惠民——国内知名胸外科专家邵中夫在我院成功开展多台高难手术
来源:建平县医院 作者:管理员 日期:2024-02-19
志士长医国,良医亦念民。为了方便本地区群众就医,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上级医院高水平的医疗资源,自2023年8月起,我院积极对接国内一流医疗资源,特邀国内知名胸外科专家邵中夫教授莅临我院长期坐诊并开展疑难病症手术,把知名专家请到家门口,让群众看病更有“医”靠。
【专家简介】
邵中夫,国内知名胸外科专家、主任医师,时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食管纵隔外科主任。
本月出诊时间:2月25日--3月15日(其他月份出诊时间另行通知)
出诊地点:门诊3楼西侧——胸外科特聘专家门诊
病例一
65岁的任先生,近两个月进食时有哽咽感且胸骨后疼痛,来我院行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食管距门齿36-39厘米见食管恶性肿瘤,患者迫切想要改善目前症状,遂入住我院普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据了解,食管癌切除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操作涉及的血管和组织较多,传统术式需要开胸、开腹,甚至加颈部切口才能完成切除,对术者要求非常高。经邵中夫教授严谨专业地评估,选择为患者行经左胸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意味着仅仅作胸部切口便可完成食管肿瘤切除。
经过邵中夫教授,副院长、普胸外科主任邹吉学及普胸外科团队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如期进行。术中,邵教授为患者在全麻下由左胸第6肋间作切口逐层进胸。打开纵膈胸膜,探查见胸下段食管有大约5cm环食管腔生长肿物,已经侵透食道纤维膜,且第7、8组淋巴结肿大。邵教授果断先断下肺韧带,纵行切开后纵膈胸膜,断食管动脉,把食管裂孔周围膈肌组织一并切除。紧接着,在游离胃部韧带及血管的同时清除了相应区域的6组淋巴结。邵教授没有丝毫放松,继续精细操作,切除了食管大部分及肿瘤,并做“管状胃”进行食管与胃的吻合,顺利恢复了食管与胃部的连续性。邵教授精准施术,邹吉学及普胸外科团队全力协助配合,历时3小时40分成功完成了这台难度极高的手术。出院之际,任先生及家属激动地说:“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有国内知名专家亲自操刀帮我切除肿瘤,不幸中的万幸!”
病例二
68岁的王先生,1个月前因心前区疼痛反复发作数次来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结果显示患者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收住我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进行手术。在完善术前检查时,肺部CT结果提示患者肺部存在占位性病变,遂请邵中夫教授及普胸外科团队会诊。邵教授表示,此患者为右肺下叶多发恶性占位病变,建议尽快手术切除病变处。当冠心病遇上肺占位,就像两颗炸弹连在一起,稍有不慎就会带来生命危险,邵中夫教授、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普胸外科强强联手,决定先“治心”再“切肺”。
于是,王先生先于心血管内科一病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抗凝扩冠、稳定斑块、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疼痛症状消失后,立即转入普胸外科进行手术。术前,邵教授仔细了解王先生的身体状况,考虑到患者刚刚完成心脏治疗,为最大限度减轻对患者身心方面的伤害,决定为其实施胸腔镜右肺下叶切除术+肺门及纵膈淋巴结清除术。经充分准备,邵教授,副院长、普胸外科主任邹吉学带领其团队在全麻下为患者置入胸腔镜探查,见右侧胸腔广泛粘连,脏壁层胸膜粘连严重,邵教授在右侧肩胛线第8肋间切开0.5cm,逐层进胸,用超声刀及电钩仔细分离粘连后,完整切除右肺下叶基底段和直径约1.5cm实性肿物,并为患者清除了9组淋巴结及病肺。术中送病理结果显示为右肺下叶肺腺癌。手术过程非常顺利,邵教授及普胸外科团队以最小的切口为王先生切除了肺部恶性肿瘤,患者于术后第13天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