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长发育是广大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帮助家长们了解更多的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儿童矮小、性早熟等问题,帮助孩子们健康科学长高,8月14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发育儿科教授赵亚茹到我院,为近30名营养不良、矮小儿童进行了免费义诊。
义诊过程中,赵亚茹教授顾不得天气炎热,延迟午饭时间,耐心听取患儿病情介绍,仔细查看病历资料,根据每个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详细的诊疗指导,为最后一位小患者诊疗完已经下午一点,赵教授的暖心举动得到患儿家长的高度赞誉。
建平县医院儿童保健门诊的资深专家通过儿童神经心理行为、骨龄预测、生长发育与营养评估等检查,对小儿内分泌、儿童性早熟、发育迟缓、身材矮小、肥胖症、厌食偏食、语言及学习障碍等儿童营养保健、生长发育方面的疾病进行诊治,让您的孩子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检查手段及医疗服务!
地址:县医院门诊2楼北侧儿童
保健门诊咨询电话:7880621
健 康 科 普
什么是矮小症?
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环境下,身高较正常的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人群身高均值低2个标准差(-2SD),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或低于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以下。临床上通过准确测量及对比后确定身材是否矮小。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是班级里同性别孩子中个子最矮的,或年生长高度少于5厘米时,应考虑孩子可能存在生长障碍。
导致孩子出现矮小症的原因有哪些?
营养不良、生长激素缺乏症、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低下、宫内发育迟缓、特发性矮小(含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即晚长)、染色体疾病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骨骼系统疾病如软骨发育不良及某些药物、心理因素(心因性矮小)、慢性疾病等。
身材矮小对孩子的影响
据调查,90%的矮小症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内向等心理或行为障碍,影响孩子未来升学、择偶、就业等,不少职业对身高也有一定的要求。国外研究证实:矮小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更容易被欺负、排斥等,容易导致自卑甚至抑郁。
家长对孩子身高的五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父母高,孩子一定高。虽然身高和遗传有紧密的关系,但遗传给的只是一个身高的范围,上下有8cm左右的偏差。
误区二、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不算发育,不着急。变声和月经初潮标志着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的中后期,身高突增高峰已过,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骼生长区(骨骺)已经接近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
误区三、孩子现在挺高,一定没问题。孩子没到青春期,突然长得快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是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体格提前发育,骨骺闭合也提前,通常早发育的孩子比正常孩子的生长时间要短,成年后反倒比一般孩子矮。
误区四、孩子现在矮,长得晚,以后就长了。受遗传因素影响,晚长也是有可能的,通常晚长的孩子骨龄落后于正常孩子。但是有的孩子骨龄落后是因为营养不良、睡觉太晚、压力过大、运动少等,生长激素一直无法充分分泌,这样的孩子现在不高,以后也不一定能长高。
误区五、吃好喝好就能长高。有些家长自豪于孩子不挑食、胃口好、饭量大,无节制地供给过多的营养,认为这是以后长高个的基础,最终得到的却只是横向发展。肥胖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身心负担,还会影响骨龄,从而影响到孩子的身高生长。还有家长滥用保健品,导致孩子性早熟,缩短了生长期,最终也会导致孩子未能达到理想身高。
如何治疗儿童矮小症?
矮小症如果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长高的!矮小症是一类疾病,原因较为复杂,故科学助长方式需因人而异,关键是尽早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左手腕骨龄片、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甲状腺激素、性激素、染色体、血尿常规、头颅垂体磁共振、血糖、肝肾功能、IGF-1测定等,明确病因,再针对性治疗。
治疗方法
目前,主要通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治疗,实现追赶性生长。第一年身高平均增长8-15厘米,且安全有效。
开始治疗的最佳年龄是4-6岁: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分化及增生越活跃,生长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生长效果越好。年龄越小,体重越轻,用药剂量越小,所花费用也越少。
注意:一般女孩骨龄达到15岁,男孩17岁,骨龄接近闭合,生长潜力很小,已不太可能达到理想身高。而国内就医年龄普遍较大,平均11-16岁,已错过了黄金诊治时机,故家长应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速度和身高,及早干预,以充分发挥遗传潜力,最大限度提高其成年终身高。
要想孩子长得高,日常生活还应注意5大要点。
1.均衡营养。丰富、均衡的营养素供给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2.有效运动。督促孩子每天坚持20—4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骨骼的生长。
3.充足睡眠。生长激素夜间分泌达高峰,年龄越小,睡眠需要时间越长,早睡对于保证睡眠十分重要。
4.良好情绪。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5.预防疾病。定时预防接种,做好家庭护理,定期体检。
如何科学关注身高?
1.定期体检。观察身高增长速度,1岁内每3个月一次,1岁以后6个月随访一次,计算一年的生长速度,2岁后每年身高的长速大于5厘米的宝宝就可以排除矮小情况。
2.采取正确养护方法。对于单纯矮小的儿童,在养护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要点。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格锻炼与户外阳光照射等,以促进其生长;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但不可以因为宝宝身高矮就给宝宝吃大量的补品,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激素等,可能刺激儿童提早发育成熟,造成矮小。
3. 拍骨龄片。这个很重要,如果身高比正常儿童低的孩子,建议每年查一次,骨龄片辐射很小,这个程度的量和频率是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
4. 如果发现有生长偏离,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