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国庆黄金周刚刚拉开帷幕,凌源市突发的疫情让人始料未及。近邻有难,舍我其谁。次日凌晨,按照县里的紧急通知,我院火速集结51名白衣勇士,义无反顾,星夜驰援凌源,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样的国庆,给我们留下了不一样的记“疫”。
记“疫”一 荆棘丛生 坚如磐石
抗疫不等闲,舍身为大局。当疫情悄然而至,有的人在岗值班,闻讯立即交接好手中的工作赶赴一线;有的人忍痛放下年迈多病的父母、生病住院的孩子迎难而上;有的人刚刚做完手术坚持拖着虚弱的身躯参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抗疫的冲锋号角响起,许多科室领导闻令而动,毅然决然奔赴战场。
朝阳未升起,战士已出征。凌晨4点,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医疗队员早已集结完毕,抵达各采集点位。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手臂成千上万次地抬起、放下,双手不厌其烦地封管、消毒,高强度的工作导致队员肩周炎、腱鞘炎复发疼痛难忍,脱下手套时手指早已皲裂……在各采集点位工作结束后,为实现“全员采集,不落一人”的目标,一个个“大白”身影继续穿梭在山路崎岖的乡间小道,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连续入户采集几个小时,举步维艰。但大家从未言苦,始终在抗疫一线恪尽职守。
从星辰漫天到晨光微曦,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矢志不渝的初心与履职尽责的坚守,虽然抗疫之路困难重重,但医疗队的攻坚克难温暖了深秋的凉意,更坚定了抗疫必胜的信心。
记“疫”二 坚心守志 奋楫笃行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在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在高强度的工作态势下,一幅幅温暖的画面不断上演,一件件感人的事迹屡见不鲜。医疗队员勇于担当、坚守初心的奉献精神成为举起胜利旗帜的关键所在。
医务部副主任王羡锐在援凌期间由于天气寒冷与高强度工作导致足底筋膜炎复发,疼痛使他每日无法入眠,正常行走也极其困难,但他依然坚持采集工作,并协助凌源工作人员出色完成了后勤保障工作;骨外一科主任朱晶石在执行任务时因寒潮天气出现低温症,剧烈的寒战使身体的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朱主任稍作调整又立刻回到岗位继续工作;由于采集任务剧增,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领队胡小伟在凌晨清点防疫物资后立即加入采集队伍,与大家并肩作战;护士李文静刚刚做完手术,闻令也毫不犹豫参加此次战“疫”,虚弱的身体在刺骨的寒风中成为凌源人民心中的一抹白月光……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建医人将初心写在行动上,用坚守诠释责任与担当,让建医精神在凌源大地熠熠生辉。
记“疫”三 一衣带水 和衷共济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凌源疫情突发时恰逢寒潮来袭,气温骤降。由于事出紧急,御寒衣物还未备齐。即使冰雨拍打身体,双手无法蜷伸,脸颊布满勒痕,疲惫席卷全身,大家也选择坚守担当,风雨中坚持完成核酸采集任务。
当天任务结束后,医疗队返回驻地。食堂的工作人员紧张有序的忙碌着,一份份可口的饭菜陆续出现在队员们的面前;村民们积极配合采集工作,并贴心地为大家送来热乎乎的暖水袋;凌源同仁也雷厉风行,马不停蹄地将御寒衣物、棉被安排妥当,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建平医疗队的感激之情。热气腾腾的饭菜、温暖舒适的棉衣,温暖的不仅是身体的温度,更融化了医疗队员们的心。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建平援凌医疗队与兄弟城市同心战“疫”,共担风雨,用建医力量筑起了寒潮中最温暖的防护墙。
同气连枝披战甲,携手凝心渡难关。经过7天的艰苦奋战,我院医疗队不负使命,团结协作,圆满出色地完成了援凌任务。此次任务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县卫健局的鼎力相助,赢得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生动诠释了建医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与“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建医人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继续发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抗疫精神,在各自岗位上续写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