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担重任 白衣绽芳华——县医院儿科全力以赴打赢“宝”卫战
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连日来,我院儿科就诊患儿人数持续“井喷”,出现超负荷运转状态,且大多为院外治疗效果不佳的危重患儿。面对来势汹汹的疾病,我院儿科全体医护人员不分周末、不舍昼夜,遑论假日、坚守岗位,用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和无私的奉献,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且无比紧张的“宝”卫战中,不遗余力地为患儿服务。
上下同心 共克时艰
入冬以来,我院儿科迎来了诊疗高峰,日住院患儿数最高达190余人,将工作强度推至极限。院领导高度重视,科学研判、精准施策,举全院之力多措并举,在扩充诊疗空间、增派支援力量、优化处置流程、调配医疗资源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为解决儿科病床紧张的问题,我院迅速增加了100余张候诊座椅供患儿诊疗;医院从各科室调配精锐力量支援护理工作,缓解科室人员压力;各兄弟科室、医技科室和相关职能科室高效联动,协力保障药物供应、影像检查、检测化验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为保证24小时来院就诊的患儿都能得到及时诊治,儿科所有医护全部放弃休假,随时待命,全力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在医院果断精准地统战指挥下,全院各科室通力协作、全力共为,努力做到“打好组合拳、下好一盘棋”,全力以赴为患儿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急救有速 化险为夷
早上7:00,儿科病区早已“热闹”非凡,病区里孩子的哭闹声、家长的询问声、医护的安抚声、电话的响铃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大夫,大夫,快救救我孩子!” 走廊里突然传来一位母亲的嘶喊声。值班医生立即跑了出去,帮着家长把孩子抬到了抢救室,患儿双眼向上凝视、呼之不应、牙关紧闭、四肢抽动,结合丰富的诊疗经验及家长的叙述,值班医生当即诊断孩子是因高热导致的惊厥。与此同时,护理组也闻声将全部抢救药品以最快的速度推至床旁,迅速为患儿建立静脉通路、松解外套,并遵医嘱予患儿吸氧、抗惊厥对症用药,同时让患儿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舌咬伤。儿科医生护士联动救治,紧密配合,经过紧张有序地抢救,7:15 左右,患儿意识慢慢恢复过来,体温从最初的 40°C降到 38.1°C,病情趋于稳定。在场人员全都松了一口气,家长连声向医务人员们道谢。
奉献无声 天使有爱
流感病毒并没有因为医护人员的无私付出而选择厚待她们。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医护们也相继出现流感症状,但大家没有丝毫退缩,每天仍然坚持“早一早、延一延、帮一帮”,“白+黑”高强度的工作模式不停歇,通宵达旦地问诊治疗、不知疲倦地处置奔走,医护人员个个都像上了劲儿的陀螺一样高速运转。早来晚走、延时吃饭、带病上岗已是常态,来不及喝水、顾不得休息,甚至连去洗手间都是一路小跑……除了面对巨大的接诊数量,安抚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也是儿科工作的一部分,“宝宝乖,阿姨轻轻一下就完事。”“宝宝是奥特曼,最勇敢了。”“小朋友,要多吃饭才能战胜病毒哟!”“大姐,您别急,孩子退烧都是有个过程的。”…… 温暖的话语响彻在儿科病房每一个角落。
柔肩担重任,白衣绽芳华。面临严峻的考验,我院医护人员怀着强烈的使命感与满腔的热忱,团结一致、通力合作,稳中有进、稳中有为,在经历一轮又一轮“大考”时,没有一人选择退缩,全力以赴照顾着每一位患儿,用爱温暖着这个寒冷的冬天。
儿科简介
县医院儿科是我县专业治疗小儿内科疾病、新生儿疾病的专科科室。经过多年的发展,科室汇聚了一批临床经验丰富和专业知识渊博的儿科、新生儿科专家。
现有床位55张,其中新生儿病床11张,普儿病床44张,工作人员38人,医护人员先后到中国医大一院、盛京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大连医学院二院进修学习,为科室技术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室主要收治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小儿内科疾病,包括新生儿疾病、小儿呼吸、消化循环、神经、泌尿及变态反应疾病。在危重新生儿抢救、小儿疑难重症诊治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和方法。科室配备儿科专用心电监护仪、多功能婴儿保暖箱、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仪、经皮胆红素测试仪、压缩空气雾化吸入器、CPAP持续正压通气、空氧混合仪、T-组合复苏器、小儿胸骨穿刺、头皮留置针、微量元素检测等现代化医疗仪器和技术,使儿科总体治疗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赢得了广大患儿家属的信赖和好评。
儿科人秉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服务宗旨,以精湛的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竭力为全县及周边地区儿童提供最佳的医疗救治和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