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中心绿色通道,为脑血管病患者开启生命之门(拉栓篇)
来源:建平县医院 作者:管理员 日期:2024-02-27
“卒中”,又称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通俗讲就是脑部血管破裂或血管阻塞,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
建平县医院卒中中心是本地区唯一一家标准化脑卒中防治中心,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放射线科、超声科、检验科等多学科形成合力,通过卒中中心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抢救病人,降低脑血管病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
病例回顾——拉栓篇
65岁的李先生,因突然出现意识不清症状,被紧急送往我院急诊科,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启动卒中患者急救绿色通道,快速完成相关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及体征初步诊断为脑梗死急性期。通过绿色通道迅速入住神经外科,神经外科主任刘九德根据检查结果,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诊断患者为后循环大动脉梗塞,有机械取栓指征,建议立即行脑血管造影+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机械取栓术。
为最大限度缩短取栓时间窗,多学科密切配合、协同合作,在最短时间予患者行机械取栓术。术中造影显示患者左侧椎动脉V3 段闭塞,此位置取栓风险极高,刘主任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精湛的医疗技术,克服重重难关,在弯曲的闭塞脑血管处准确置入取栓支架,顺利无误将红褐色血栓条取出,成功开通闭塞血管,脑血流恢复正常。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安全返回病房。在神经外科团队的精心治疗与悉心护理下,李先生逐渐好转,肢体活动、言语功能日渐恢复,目前已康复出院。
县医院神经外科,开放床位45张,科室年收治病人1000余人、手术300余例、抢救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150余例。先后成功开展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颅内及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血管成型术、急性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等神经介入手术,成功救治了大量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自2019年开展介入机械取栓技术以来,以“迅速、安全、微创”的救治模式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依靠,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好评!

什么是卒中中心?
卒中中心是一种新型诊疗模式,通过整合多科室医疗资源,为急性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急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开通的快速诊疗通道,保证第一时间确诊病情,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最大限度的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
卒中中心的救治原则?
优化急救流程,缩短急救时间,提高卒中患者救治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减少治疗成本。
卒中包括哪些疾病?
卒中通常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大类。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
什么是机械取栓术?
机械取栓是通过微导管技术,沿下肢动脉通过体内动脉通道到达病变的颅内动脉,然后采用取栓装置“抓捕”堵住血管的血栓,使血流迅速恢复通畅。机械取栓能够让80%以上的血管得以再通,较大幅度地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目前血管内机械取栓在国际上已经被公认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治疗的标志性技术。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120口诀”,简便快速识别脑卒中。
1:看1张脸,是否对称,出现口角歪斜;
2:看2只手,两支胳膊平行举起,是否有单侧无力;
0:“0”(聆)听语言,是否出现口齿不清,言语困难。
快速就医方式
一旦怀疑脑卒中应尽快就医,请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建平县医院急救电话:7800120
如何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可防可治。研究显示,我国94.3%的卒中与高血压、体力活动不足、肥胖、血脂异常、吸烟、饮食、心脏病、糖尿病、酗酒等可控危险因素相关。
那么,如何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呢?1.控制“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2.预防、治疗心脏病(主要是房颤);3.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4.适当锻炼,控制体重;5.克服不良习惯,如戒烟酒、避免久坐等;6.防止过度劳累;7.注意季节交替的气候变化;8.保持情绪平稳;9.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