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唤醒希望 重绽生命之花——县医院康复医学科工作纪实
来源:建平县医院 作者:管理员 日期:2025-04-02
康复医学科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学科,也是一个见证生命奇迹的舞台。县医院康复医学科将现代医疗技术与传统治疗方法相结合,全面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为病、伤、残、痛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照亮了一条条重归健康生活的康复之路。
病例一
57岁的李先生,因右额颞叶脑梗死出现左侧偏瘫,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前来我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接诊后,康复医学科主任胥国宏与科室医生对李先生的病情进行了专业评估,并制定了个性化、精准化的康复治疗方案,通过中频脉冲治疗、针灸治疗、运动训练等方式,刺激神经肌肉、恢复身体机能。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严格把关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带领李先生认真执行各项康复计划。经过2个月的共同努力,李先生的身体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已能够独立完成日常活动,也点燃了他继续生活的希望。
病例二
66岁的刘女士,腰椎间盘突出半年有余,疼痛加重时伴有放射痛至下肢外侧。近日,腰部剧烈疼痛导致行走困难,且保守治疗意愿强烈,入住我院康复医学科进行规范化治疗。
接诊医生梁维志对患者进行了仔细的查体,患者腰椎活动受限有明显压痛点。梁医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予患者进行针灸理疗等治疗,缓解当前腰部疼痛的不适感。
在精心治疗的第3天,患者腰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显著增加。“太神奇了,被腰脱折磨了半年,这才针灸第3天效果如此显著,真的是妙手祛病痛!”王先生激动地竖起了大拇指。经过系统的治疗,王先生终于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
病例三
45 岁的张先生,因脑卒中导致右侧肢体偏瘫,运动功能严重受损,手部精细动作几乎无法完成,下肢行走需借助拐杖且步态不稳,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言语表达障碍,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康复医学科接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予以经颅磁刺激治疗、针灸治疗、运动训练等方式,主要针对大脑运动皮层及语言相关脑区进行高频刺激。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张先生右侧肢体力量明显增强,手部可以进行简单的抓握、持物等动作,下肢行走时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可独立缓慢行走一定距离,言语表达也较之前清晰流畅了许多,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交流。张先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且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康复医学科简介
康复医学科,采用国际先进的康复医学理论及综合治疗模式,应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吞咽疗法及传统医学治疗手段,对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急慢性疼痛疾病、心肺系统疾病、妇儿五官科疾病等提供个性化、连续性的康复治疗服务。
诊疗项目
1.康复评定
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言语与吞咽功能评定、心理与认知功能评定等。
2.物理治疗
(1)运动疗法:有氧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易化训练、移乘训练及医疗体操等。
(2)物理因子治疗:应用直流电,感应电,低、中、高频电,微波,TDP,气压波等,使病灶内毛细血管扩张,纠正组织缺血缺氧,改善血液循环,増加治疗区血药浓度分布,起到消炎、消肿、镇痛的作用,促进神经、组织、细胞功能的恢复,配合临床用药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3)使用神经阻滞、局部注射、关节腔注射、针刀松解、颈腰牵引、手法松解矫正等综合治疗,使疼痛相关疾病缓解迅速,立竿见影。
(4)传统康复治疗:关节松动治疗、传统手法治疗、电针灸治疗、特种针法、火罐、推拿等。
3.作业疗法
手功能训练、上肢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心理及认知功能训练、休闲文娱训练、职业性活动训练、辅助器矫形器应用等,最大限度恢复患者功能,减少残疾。病人生命指标稳定后越早康复效果越好,最佳黄金康复时间是发病6个月以内。
4.言语吞咽治疗(ST)
失语症、构音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面神经麻痹等评估及康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或代偿其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