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常见营养误区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日期:2018-07-19
肿瘤患者常见营养误区
误区一:食药分疗,药食分开
一些人认为,只要做了手术、化疗、放疗就可以了,吃什么无关紧要。这些治疗手段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机体的正常细胞,造成营养不足,影响正常的治疗。还有人认为,许多食品都有抗癌的作用,多吃抗癌食品就可以了,不用别的治疗。事实上许多食品是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不能完全取代常规治疗。
误区二:忌口极端
除吃中药应遵医嘱忌口外,一般不宜过度忌口,以免影响营养的摄入。病人应该因病施膳:如放疗应少吃狗肉、羊肉等燥热食物,应多补充水分;手术后足够的营养能促进伤口恢复;消化道肿瘤应进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肺癌忌燥热伤阴的食物等。
误区三:一味乱补
大多数补品都含有中药成分或药食同源的成分。中医认为,补品有四气五味,均有针对性,在食用时应根据病情和体质,遵循一定的食疗原则选用,随便乱用,非但治不了病,且有害无益。
误区四:病人喝汤最营养
事实上,据科学测试,汤的营养只有原料的5-10%,主要是一些维生素、无机盐,大部分营养(特别是蛋白质)都留在渣里了。因此,建议能吃渣的尽量汤和渣一起吃,而消化能力差,病情要求没法吃渣时只好喝汤罢了。
误区五:水果的营养比蔬菜好
通过查阅食物成分表后发现,水果的营养价值普遍比蔬菜低,如100g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为4mg,而100g小白菜的维生素C含量是28g。古代养生理论提出的是“五菜为充,五果为助”,可见祖辈们早就知道蔬菜比水果营养价值高。蔬菜中尤以颜色深的绿色、橙色菜营养丰富,每天最好选用五种以上的蔬菜,总量6两~1斤。当然,水果色美、可口、还可以生吃,也是重要的辅助。
误区六:偏信或依赖某些保健品
有一些保健药物宣称经实验证明有效率多高多高,所谓“实验结果”,95%以上都是动物实验结果,而不是临床上病人应用的结果,这只是商家的一种“广告技巧”而已。专家指出,人与动物是存在差异的,如果所有对动物有效的药都对人有效,那么研究药物就不会那么费力,药也就不会那么贵了。这些补品只能作为营养支持的辅助治疗。
误区七:吃的营养肿瘤细胞长得快
一些肿瘤患者认为吃有营养的东西越多,肿瘤细胞生长就越快;不吃有营养的东西,就能“饿死”肿瘤细胞。如果为防肿瘤得到营养,而以正常组织得不到营养为代价,其最终结果是同归于尽。
误区八: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山楂
有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进而大量食用山楂“开胃”。事实上,进食山楂会促使胃酸分泌,增加肿瘤破溃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机会。如果患者正服用药物奥美拉唑,则要避免引用浓茶、浓咖啡。
误区九:肝癌患者多补高蛋白
肝癌患者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可适量高蛋白饮食,但出现肝性脑病时,则限制蛋白质饮食,并以植物蛋白较好。此时若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肝性脑病。
误区十:乳腺癌患者口服蜂王浆
蜂王浆里含有大量雌激素,乳腺癌、妇科肿瘤是激素相关性肿瘤,额外增加雌激素会加速肿瘤生长、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