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骨外三科成功开展辽西地区首例微创扩张通道下椎间盘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解决了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难题,标志着骨外三科由传统脊柱外科向微创脊柱外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家住建平县马场镇新立屯的李女士,8个月前出现腰部疼痛,双下肢麻木疼痛伴间歇性跛行,腰像断了一样,并从大腿根部向下放射性疼痛,最严重时抬不起腿,迈不了步,每次走20米左右就必须停下来歇息。省城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脱出伴椎管狭窄,建议手术治疗。由于负担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李女士继续回家治疗,打点滴、牵引、按摩、理疗,能做的都做了,效果甚微。
半个月前症状加重,来到我院骨外三科住院治疗。宫传圣主任为其做了详细的检查后,确诊为腰椎间盘脱出腰椎管狭窄症(L4-5)。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严谨、周密的手术方案,骨外三科团队为李女士全麻下行微创通道技术下L4-5椎管减压、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RSS内固定术。由于腰椎神经密布,此手术风险性高、技术难度大,宫主任利用C型臂精准定位,建立手术通道,凭借着熟练的操作、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手法,历时4个小时出色完成了该手术,整台手术尽乎完美。患者手术后第7天已经康复出院,术后一个月,通过电话回访得知李女士已经可以从事正常的家务劳动。
传统腰椎开放后路内固定术存在感染率高、出血量大、椎旁肌肉损伤大、住院时间长、卧床时间长等缺点。而此次采用的微创扩张通道下椎间盘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以切口小(仅3cm)、住院周期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著称,病人术后第4天可下床活动,避免了椎旁肌肉、韧带和筋膜的广泛剥离和长时间肌肉牵拉导致的肌肉缺血坏死和纤维化,并有效防止造成术后长期的腰背部顽固疼痛和僵硬,避免了腰椎后路手术的医源性损伤。
(外科系第二党支部 宫传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