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医院儿科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成功救治一名因输液引发过敏性休克的4岁患儿,彰显了我院儿科医护团队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的专业实力与责任担当。
过敏突袭:患儿陷入生死危局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儿科病区片刻的宁静,“一名4岁患儿,因感冒于诊所输液突发过敏性休克,情况十分危急,目前正在前往儿科病房路上,请立即做好接诊抢救准备......”接到急诊绿色通道电话后,儿科主任王红带领医护人员立即行动,做好急救准备。“医生,医生,请你们救救我的孩子,他还太小......”伴随着患儿母亲的啼哭声,儿科医护人员在安慰患儿母亲的同时,即刻为患儿进行快速查体、分析病情,发现患儿已经意识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发绀、双手双足硬肿等严重过敏性休克症状,血氧饱和度降至80%,血压75|45mmhg,情况十分危急,随时可能因呼吸道梗阻或循环衰竭死亡。
生死竞速:与死神展开激烈角逐
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与死神赛跑的争夺战就此拉开帷幕。第一时间建立静脉通路、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抗过敏,0.9%氯化钠盐水扩容......”“患儿危重,血压持续不升......”“肾上腺素持续静点,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王红主任沉着冷静的指挥着抢救现场,一切抢救措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随着一个个指令的下达,医护团队根据患儿病情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全力以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默契配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7个小时的全力抢救与悉心看护,患儿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精神状态恢复,颜面及口唇皮肤红润,呼吸平稳,四肢末梢皮肤青紫缓解,血氧饱和度持续波动在98%以上,测量生命体征体温36.3摄氏度,脉搏102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90/60mmhg,患儿终于脱离危险,转危为安,医护人员和家长们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了。
守护生命:精心呵护助患儿重生
住院期间,儿科医护团队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患儿的恢复情况。从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到生活护理,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医护人员的心血。护士们耐心安抚患儿情绪,医生们反复确认治疗效果,用专业与爱心为患儿筑起康复的屏障。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患儿的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转,最终顺利康复出院。出院之际,患儿母亲特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每一次争分夺秒的抢救,都是对生命至上的践行;每一次精准无误的诊断,都是对专业精神的诠释;每一次彻夜不眠的守护,都是对医者仁心的注解。建平县医院儿科始终秉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优化服务质量,竭力为全县及周边地区儿童健康筑起最坚实的防线!
健康科普
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指的是外界某些过敏原(比如常见的异物蛋白),进入易过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反应。具体来说,就是过敏性体质的人群不小心遇到了过敏原,过敏原引起了人体大量毛细血管的扩张,毛细血管扩张后人体血容量再分布,导致有效的循环血容量骤减,此时就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2.药物类过敏原: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剂、放射线科造影剂及麻醉药、胶体等。
一是休克表现,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四肢湿冷、发绀,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出,脉搏消失,最终导致心跳停止;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伴有一些过敏相关的症状。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这种反应往往是突发的,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送医,很容易引起呼吸、心脏骤停,出现生命危险。所以不慎被蚊虫咬伤有出现以上症状的朋友,应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