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 医院大爱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日期:2018-09-25
3月8日上午10:50分,手术室里一声响亮的啼哭声慰藉了所有医护人员的紧张和辛劳,一个新生命顺利诞生,母女平安。这个宝宝与别的宝宝不同,除了母亲外没有其他亲人陪伴。但幸运的是,她有县卫计局、县救助管理站领导及我院医务部、产科、手术室、麻醉科、儿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的爱心陪伴和倾力救治,让她们母女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和大家庭的温暖。
据了解,3月7日上午,我院产科由县救助站送来了一位特殊的产妇,她情绪躁动、言语不清,拒绝她人接触,不配合医护人员检查,甚至推打医护人员,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是在路边发现这个无人照顾、智力障碍,甚至不知道身孕几个月的孕妇。考虑到大人和孩子的安危,县救助站将产妇送到我院产科,产科医生边哄劝边安慰为产妇做了相关检查,超声显示胎儿已经足月大,且产妇做过剖宫产手术,属于二次妊娠。产科主任孟庆梅、副主任林海凤考虑到产妇身体因素及智力等特殊情况,顺产子宫破裂风险大,决定为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并上报院领导。院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产科一切工作,并责成医务部协调相关科室陪台手术,举全院之力确保产妇和婴儿的平安。
医务部、产科、儿科、手术室、麻醉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了会诊,决定于第二日上午为产妇实施剖宫产术。正常产妇实施剖宫产行椎管内麻醉(半麻),意识清醒。但考虑到该产妇存在精神障碍,不配合手术,手术只能在全麻状态下进行,可全麻手术会对胎儿造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为了确保产妇及胎儿的平安,完成心里的那一份责任与守护,麻醉科主任卢海和产科副主任林海凤研究手术方案到深夜11点,他们翻阅书籍,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制定了万无一失的手术方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为产妇行最小剂量静脉麻醉镇静复合椎管麻醉(半麻)下剖宫产手术。他们将时间精确到分秒,确保麻醉后胎儿第一时间剖出,将风险降到最低。从病房到手术室,从麻醉到胎儿出生,一共用时7分钟。陪台医生儿科副主任江锦及时为孩子检查了生命体征,一切正常。手术室内,紧张的氛围瞬间变成了一片欢呼声。手术室外,县卫计局、县救助站及我院医务部领导也是激动的泪眼模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保卫战中,我们看到的是爱心涌动,是过硬的医疗技术,是兄弟科室之间的团结协作。母女平安的背后饱含了医护人员的付出与坚持,他们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分秒必争,构成了一个又一个温馨的“爱心接力”画面,让这乍暖还寒的三月天变得暖意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