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德医双馨 ——记建平县道德模范、县医院副院长范向阳
来源:建平新闻网 作者:admin 日期:2018-07-07
大医精诚德医双馨
——记建平县道德模范、县医院副院长范向阳
(于作华)“每当我看到患者病愈后重新绽放的笑脸,每当我看到垂危的病人出现生命的奇迹,就会感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光荣和伟大,这也更坚定了我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恪尽职守、救死扶伤的信念”。这是建平县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范向阳多年从医的由衷感言。
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范向阳,从事内科系工作40年来,他不忘希波克拉底誓言,凭借“我只想当个好医生”的朴素信念,全身心地投身医疗卫生事业,一如既往奋战在医疗工作的最前沿,以惊人的毅力和忘我的精神践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现已成为建平地区首屈一指的内科专家,享受建平县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一名医生,范院长是建平县医院优秀医生的杰出代表。即使再忙,他都坚持每天至少2个小时的读书时间,通过读书,不断接触新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作为我县内科学的学科带头人,他注重内科学领域新技术的引进,先后进修于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国内著名医院,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不断探索专业理论知识,努力钻研内科学尖端技术技能,填补我县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免疫科、肾病血液内科等多项领域空白,推动了我县内科学的规范、快速、稳定发展。他的业务水平,比肩于沈阳、北京大医院的知名教授。


范院长心里装着病人,装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对待每一位患者,他都十分认真、耐心。详细地询问患者的状况;认真研究检查结果上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细节;不厌其烦地对患者解释病情,反复叮嘱患者注意事项,即使患者已经离开,也要立即打电话嘱咐患者,有时患者没留电话,他就通过患者所在乡镇的派出所找到患者,把注意事项交代清楚。每每遇到疑难杂症,他都会第一时间召集相关科室专家进行集中会诊,为患者下一步治疗拿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帮助众多患者健康地享受生命、享受阳光。
范院长坚持以诚挚的爱心感动人,将真情融于患者。2013年的一天,范院长在国际酒店游泳时,听到大声的呼救声,他毫不迟疑地迅速游到被水呛晕、昏倒在游泳池里的徐某身边,在2米多的水下奋力将他托到岸边,上岸后立即对徐某展开紧急抢救,一边实施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一边指挥群众拨打急救电话,徐某嘴里的呕吐物弄得范院长脸上、手上、衣服上到处都是,经过20多分钟的抢救,徐某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自主呼吸,赢得了挽救生命的最宝贵时间。范院长顾不得擦洗一把脸,又跟着救护车把溺水者送到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因抢救及时,经过系统治疗,徐某康复出院,没留下任何后遗症。在范院长的诊室里,100多面锦旗就是他几十年来,专注医学、治病救人、德医双馨的真实写照。
范院长医技的高超在建平地区首屈一指,在朝阳地区亦有很高的声望。去年,万寿镇一位58岁男性患者多方求医未果,在中国医大一院治疗后症状并未改变,经多方打听来到县医院。范院长通过询问病史发现病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突出,血压波动较大,诊断为夏伊德雷格综合症,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不久症状缓解,恢复了健康人的生活。当家属拿病人资料及诊断到解放军总医院会诊,专家惊奇的说,这样稀有病例能在县级医院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可以说是个奇迹。

作为一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范院长积极配合医院其他领导做好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县医院内科系从20年前的4个内科系科室,发展壮大为今天的11个内科系科室,已经形成了分科比较精细、覆盖比较全面、业务水平比较高的内科系学科格局。在他分管的内科系业务工作中,坚持定期亲自查房,亲自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掌握临床一线的学科发展、科室管理情况,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解决;经常组织全院临床科室参加各种学习班及远程培训课程,培养临床一线医生热爱学习、认真钻研业务的精神,极大地提高了我院内科学的业务水平,带领县医院内科走上快速、规范的发展道路。在他的组织带动下,县医院形成了浓厚踏实的学风。如今,县医院的高级职称人员占比在朝阳市各家医院中名列前茅,在朝阳市的病历评比、知识技能大赛中,多次取得第一名的成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范院长先后在《中华内科杂志》等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获朝阳市科技成果二等奖4项,荣获“辽宁省首届老百姓最可信赖好医生”“辽宁省优质服务先进个人”“朝阳市十大杰出医务工作者”“朝阳市白求恩竞赛先进个人”“朝阳市先进工作者”“建平县十佳科技工作者”“建平县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先后四次(现任)当选为县政协委员,两次当选市人大代表。
在范院长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医德的高尚、人性的光辉,看到了一个医生用自己的行动对大医精诚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