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健康战略,进一步筑牢县域百姓生命健康防线,10月9日,我院成功召开胸痛单元建设暨胸痛中心建设院长联合例会。本次会议旨在深化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协同救治能力,构建全域覆盖、规范高效的急性胸痛救治网络。
全县共35家胸痛救治单元所在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齐聚一堂。建平县医院副院长袁春辉及相关核心科室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吴桦主持。

会议伊始,副院长袁春辉发表致辞。他首先充分肯定了医院胸痛中心既往取得的建设成果,并对各核心科室与成员单位的辛勤付出与鼎力支持表示感谢。袁院长指出,当前工作已进入新阶段,核心任务是构建“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的顺畅机制,打造从社区、乡镇到县城的全域救治体系,真正打通急性胸痛救治的起跑“第一公里”,最大限度为急性胸痛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他强调,此次会议是提升区域急性胸痛救治能力的关键一步,希望与会人员凝聚共识,共同携手将胸痛救治网络织得更密、筑得更牢,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专题报告解读环节,医务部主任王羡锐以《胸痛中心全域模式的政策解读与发展规划》PPT为主旨,系统阐述了分级诊疗目标、三级网络构建、智慧医疗平台应用等核心内容,勾勒出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下沉,最终实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清晰路径。

围绕《胸痛单元建设暨推动胸痛中心全域模式的流程及协同机制》,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吴桦进行了深度解读,她鲜明地提出,当前胸痛中心建设的重点已从院内环节(D2W时间)前移至缩短“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始终恪守“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致力于系统性地缩短患者“心肌总缺血时间”。

为强化实战技能,会议设置了专业培训与演示环节。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于冰医生就《急性胸痛的快速甄别及处理流程》进行了临床剖析,提升了与会者对高危胸痛的识别能力。

急诊科主任刘广金则聚焦于《急性胸痛患者的快速转运机制》,详解了如何实现院前、院内、院间的无缝衔接。急诊科、心内科团队更现场演示了标准的心肺复苏(CPR)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直观展现了急救技能。
在典型病例分享中,吴桦主任带来成功救治的典型案例,生动诠释了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效能。“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医生先行”的模式,确保了“上车即入院”,让绿色通道真正成为一条畅通无阻的生命“高速路”。最后的讨论环节气氛热烈,各基层医院代表畅所欲言,就流程优化、无缝衔接等关键问题深入交流,群策群力,共谋发展,造福更多胸痛患者。
前路漫漫,惟有笃行。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建平县胸痛救治网络按下了发展的“加速键”。建平县医院将与所有协作医院同心同向,致力于让救治网络“神经末梢”更敏锐、让生命绿色通道更宽敞、让区域协同纽带更牢固,将“时间就是生命”的承诺践行在每一个环节,共同守护好百姓的“心”健康,为“健康建平”建设贡献坚实的医者力量。